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中国深度报道

在哪里都读不懂中国!

 
 
 

日志

 
 

老外创古汉字网站引热议 花20年集汉字字源  

2011-01-25 09:38:16|  分类: 深度报道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老外创古汉字网站

  引网友热议

  近日,一个名为RichardSears的老外称自己花费20年搜集了甲骨文、金文等大量汉字字源,并建立了ChineseEtymology网站供大家免费查询,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甚至有网友称其为“2011感动中国的一个外国人”。

  ◎研究成果

  花20年创字源网站

  记者点击进入Richard的网站,胖乎乎的Richard在上面贴了一张面露微笑的照片,旁边是一段简单的中英文介绍:“你在这里看到的是我过去20年努力工作的成果,目标是要把汉字的字源资料放在国际网路上,供大家使用。请捐赠,这样我就可以在线上保持提供,和及时更新这些资料。这些资料是我免费提供的,而且没有广告干扰。谢谢。”

  对字源的研究是艰难的,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Richard称自己一直在独立完成此事,并不像科研人员那样可以申请经费支持。也正因为如此,为了坚持下去,他欢迎大家捐赠支持他的研究。Richard在“自我介绍”右边就设置了一个PayPal按钮,网友可通过账户提供捐赠。

  这个网站用起来很简单,只需输入你想要查找的汉字,然后点击“Etymology”按钮,即可搜出有关这个汉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文等各种字形,还有关于该汉字的粤语释义。

  记者输入一个“马”字,关于马字的汉字字形就出现了197个,其中《说文解字》来的篆体字1个,《六书通》来的篆体字47个,金文编来的65个,甲骨文编来的84个。

  另外,网页上还对“马”的声字部分、有意部分分别作了标注,指出“马”字的文字来源是horse,说文解字对“马”的释义,甚至连“马”的广东话、台湾话的发音都列了出来。网友只需下载一个音频软件即可通过一旁的小喇叭在线试听。

  网友热议

  网友称被其耐力震撼

  许多网友看了这个网站后感慨,被这个外国老头儿“震撼了”。不必说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人已经开始提笔忘字,而一个外国人却能够如此醉心于中国的文字,这种情怀令人感动,更多的人被他的毅力打动,“这需要多大的耐心啊!”

  为古文字研究提供便利

  一位古汉语专业的复旦大学研究生发帖称:当年他写论文时需要大量使用甲骨文,但上网完全查询不到,于是他就自己花了6个月时间造了6000个左右的甲骨文,可以在电脑上随意输入。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什么我们高校的研究者们,不能联合起来,做一个大的公益性的成果惠及全国人民,惠及全球愿意研究汉字的人呢?”

  Richard花20年时间做这件公益的事情,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他在20年前就想到要将复杂的汉字系统进行电子化,这样在研究的时候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各种历时的、共时的研究。

  二是他可以用20年时间来做成一件事,虽然称不上是太大的学术建树,但是已经建立了一个很好的研究中国文字的平台,“如果真如他所说坚持了20年,那他的毅力实在是太过惊人了”。

  利用网络平台受启发

  有网友表示:Richard做的工作,国内已经早有人做过了,只是知道的人不多而已。与其说他感动中国,不如说他给我们了一些启示。

  “Richard利用网络平台将古文字这门偏窄的知识传播给了更多对此感兴趣的普通人。与其相比,虽然中国的古文字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多数人不知道。或者必须经过一定的学习,比如利用图书馆,通过不同检索工具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能仅仅依赖网络的免费服务,“与其说老外感动中国,倒不如说他的做法给了我们更多便利”。

  ◎研究初衷

  厘清汉字字源

  Richard称,自己之所以想到做这样一个网站,一是因为这项工作一直没人做,二来厘请汉字字源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理解汉字。

  Richard称自己1972年时,曾在台湾学习汉语读写。“当时我还是个22岁的小伙子,学习汉语读写我觉得特别困难。一来汉字虽然由许多笔画组成,但笔画与笔画之间似乎没有任何明显的逻辑关系;二来所有的词组组合似乎没有规律可循。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解汉字的字源可以帮助我学习汉字。通过理解汉字的原始意义和原始形式,可以帮助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可惜的是,没有一本英语书籍能充分解释汉字的字源问题。在我看来,厘清字源是项能准确理解每个汉字的研究课题,用英语写出这项研究课题也应该大有裨益。”

  按照Richard所说年龄推断,今年他已经有61岁了。

  专家说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涂光晋教授对于一些网友的批评有自己的看法。她表示,网友的指责可能是因为很多人不太了解中国学者在做什么。许多学者其实一直在致力于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只是并不为多数人所知而已。并且,有些专业领域的研究比较精深,并不以普及知识为目的。所以,不是说所有的学术知识都适合放在网上供公众检索,这也导致各领域知识的普及程度不同。

  涂光晋教授认为,中国学者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虽然目前做得并不够好,但这项古汉字的研究,中国学者可以做,外国学者和有兴趣的人也可以做,研究者越多越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如果有外国学者来做这件事情,我们应该高兴才对,说明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这是好事,为什么一见有外国人参与研究和在这个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就要反过来埋怨中国学者呢?”

  另外,目前中国学术界的价值评判标准,特别是科研考核和职称评定标准,也使中国学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搞研究、写论文、评职称等方面,像这位外国人这样自愿所做的普及工作,在中国一般是不能计入科研成果和考核范围的;而这位外国人之所以花20年时间做这件事,完全是出于爱好,是没有任何功利性的。

  释疑

  Q:如何看待这条网络新闻的传播现象?

  某高校中文系教授表示,国外汉学家有关中国研究的成果很多,包括学术著述和电子数据库,这是正常的学术研究。为什么这个项目会引起网民的关注?

  首先是由于这个数据库被放在网络上,免费供人检索,很容易被网民发现。再有就是一个网友在微博上用了一个吸引人眼球的标题——“2011感动中国的一个外国人”。这个消息被多家网站转载,标题也变成了“老外花20年整理古汉字搬上网,网友称“感动中国”。于是一个网友代表了大多数网友的心声,一个人的感动变成了“感动中国”,一周之内就形成一个热点新闻。

  Q:人们为什么会对这个网站感兴趣?

  中国的印刷出版物规定要使用规范汉字。一般人对繁体字已经不认识了,对汉字的来源和不同字形更缺少了解的机会。中国也有免费使用的在线“汉典”,其中也介绍了汉字字源。但是一个外国人开发的汉字数据库更能引起中国网民的兴趣,这对推广中国汉字文化也是有好处的。

  Q:如何评价这个外国人所做的工作?

  这是一个由精通汉字的外国专家开发的数据库,其特点是不仅有中文字形,还有英文对译,便于外国人使用,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这个项目参考和归纳了《说文解字》、《六书通》、甲骨文编、金文编、《汉语大字典》等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数字化整合工作;还利用声频技术标注了一个汉字的不同发音(方言等)。最为难得的是他将这个数据库放在国际网络上,免费为所有网民使用。

  Q:中国学者在汉字整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汉语大字典》对每一个汉字都列出多种有代表性的形体。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许多工具书都开发了电子版或网络版。许多字书(《说文解字》、《康熙字典》)都开发了电子版或网络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就根据《说文解字》开发出版了《小篆字库》光盘,还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甲骨文计算机字库与编码研究”。《龙语瀚堂典籍数据库》也汇集了多种古代字书、出土文献的资料。

  Q:普通人如何检索汉字的不同字形?

  人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检索工具。中国推广普通话,印刷出版物使用规范汉字,《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发布的常用汉字只有3500字。所以,一般人在生活学习中并不需要认识许多生僻字、异体字;遇到繁体字可以查《新华字典》。

  如果需要检索汉字的形体演变,可以利用工具书,如《古文字类编》;也可以利用电子数据库,《龙语瀚堂典籍数据库》就汇集了多种古代字书、出土文献的资料。这些数据库由于开发成本、版权等问题,主要由图书馆购买,为读者提供检索服务。在信息时代,读者要具备信息素养,学会利用图书馆,通过不同形式的检索工具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能仅仅依赖网络的免费服务。

  评论这张
 
阅读(343)|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